天体(Celestial Body)是出现在恒星系中的恒星、行星、卫星或者小行星。天体可能有资源,能被轨道站收集。每个恒星系能有2到15个天体。
当任何拥有的船只进入一个星系或其传感器范围覆盖该星系时,星系中任何可居住的行星都将与其世界类型一起显示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星系中天体的细节,有必要用科研船对其进行调查。这将揭示与每颗行星或小行星相关的所有轨道资源。对于宜居世界,这还将揭示更详细的世界信息,包括:星球大小、可用区划、障碍物(如果有)、特殊特征以及玩家帝国中每个物种的宜居性。此外,调查宜居世界有机会揭示异常现象。
行星规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行星规模(Planet Size)决定了一颗行星的视觉大小,以及如果它适合居住时该行星可以支持的最大区域数。行星可以有各种大小,但可居住的行星总是在以下范围内:
- 行星的大小在12到25之间
- 卫星的大小在10到15之间
- 母星世界的大小在18到21之间
行星承载力[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每个殖民地都有一个行星承载力(Planet Capacity),它决定了在人口增长开始放缓之前,它能支持多少个
类型 | 行星承载力 |
---|---|
+3 | |
+4 | |
+6 |
宜居行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除了一些特殊的例外,宜居行星(Habitable Planets)是唯一可以殖民和环境改造的行星。它们的宜居性范围取决于给定的物种母星世界,这会影响人口增长率。
行星的宜居性(以及随后可能的环境改造成本)取决于其气候系统。九种可居住的世界类型平均分为三种气候类型:干燥、冰冻和潮湿。每个类还支持一组不同的可能行星特征和障碍物。
特殊宜居行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特殊的宜居世界只能在某些星系中诞生,但任何符合要求的帝国都可以将一个常规的宜居世界环境改造为一个特殊的世界。如果为帝国选择某个起源,则其中一些可以成为帝国的家园。所有这些世界的宜居性都很高或为零,其中大多数都具有固定的宜居性,这意味着宜居性不会因物种特征等影响而降低。
一些世界可以通过行星决议来创建,例如“重建都市星球”或“修复破碎之环”。
类型 | 母星起源 | 环境改造方法 | 效果 | 注释 | |
---|---|---|---|---|---|
|
|
||||
|
|||||
| |||||
|
无 | ||||
|
100% |
| |||
|
|
不宜居天体[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所有不能容纳高级有机生命的非恒星天体都被归类为不适于居住。这些世界不能被殖民或环境改造(除非它有改造候选修正),但它们可以有各种资源矿藏。
类型 | 矿藏 | ||||||||||
---|---|---|---|---|---|---|---|---|---|---|---|
|
|
|
Trade Value | Engineering 研究 | |
|
|
|
| ||
(寒冷) |
|||||||||||
特殊不宜居行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特殊的不宜居行星只能在独特的系统中产生,或者是由事件造成的。
类型 | 注释 | 描述 | |
---|---|---|---|
这些行星是肃正协议造成的。它们在外观上与机器世界相似,但根本不适合居住。成功的轰炸可以将这种星球炸成破碎世界。 | 一颗地表覆盖着人造建筑的岩态星球。稀薄的大气主要由工业污染物组成。巨量的能源从整个星球的地表排放出来,但是没有任何有机生命体的反应。 | ||
由虚空孳孽的孵化而产生,会摧毁当前的殖民地,拥有 20 |
某个和行星一样大的蛋的碎片 | ||
由索林原虫舰队感染宜居星球而产生。成功的轰炸可以将这种星球炸成可以环境改造的荒芜星球。 | 生物侵蚀体覆盖了该星球的表层。 | ||
发现于L-星团中,一旦纳米舰队工厂被摧毁,一半的星球将会添加环境改造候选修正。 | 一个混乱而又不宜居的世界,真是被愚蠢的设计给毁掉了。 | ||
所有此类星球都会随机拥有 4–16 |
曾经是一颗星球的焦黑残骸。一股巨大的能源波动引爆了这颗星球的核心,只剩下了漂浮的石块。 | ||
通过探索与调查,可以通过特殊项目将屏障拆除,并产生不同的结果。它们也可以被安乐天使巨像武器创造出来,但这类世界不能被解除屏蔽。 | 整个星球被某种无法穿透的能量屏障封闭了。这个屏障屏蔽了对其地表进行的任何扫描。 | ||
由轮回之终末:清算或世界之喰煞产生。无法被恢复。在一些特殊的系统中可以找到一些被遮蔽的虚境星球。 | 我们的探测器不能穿透围绕在这个行星周围的迷雾。进入迷雾的舰船有去无回。 |
宜居巨型结构[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可居住的巨型建筑完全是人造的,可以在研究所需技术后建造。它们对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相同的
类型 | 来源 | 宜居性 | 注释 | 描述 |
---|---|---|---|---|
|
巨型结构建造 |
|
人工生态建筑学的结晶,可以提供类似行星地表的生存条件,如果有意,还可将其转化为城市环境。使用水培法和高级过滤技术,此空间站可以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空间站内的设施还可以对其星球上的资源进行开采。 | |
|
修复 损坏的区块 避难所星系 修复破碎之环 决议 远古看护者星系 巨型结构建造 |
100% | 该巨型环带环绕着恒星系中的恒星。 不像球形行星那样拥有诸多限制,内圈有大量人造宜居空间。 | |
|
|
100% | 一个绕日公转的巨大的环状人造星体。 这个巨型结构的这片区段存在着严重损伤 ——尤其是一些先进区划——但这并非无法修复。 |
恒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恒星是构成恒星系中心并影响恒星系生成的天体。根据其光谱特征对其进行分类。某些不太常见的星体也会对系统中的所有舰船产生负面影响,使某些战术在战斗中效果不佳。
大多数系统只有一颗恒星,但也有少数系统有两颗或三颗恒星,要么围绕着它们周围的行星彼此旋转,要么彼此距离足够远,以至于有几个行星围绕着每颗恒星旋转。可居住行星的影响和机会叠加在二元和三元系统中。
类型 | 潜在的资源 | 宜居行星几率 | 描述 | |
---|---|---|---|---|
B型 | −40% | 体积庞大的B型主序星大多星等极低而且泛蓝。虽然这种恒星比较罕见,但B型恒星的亮度使他们在夜空中脱颖而出。 | ||
A型 | −40% | 这些相对年轻的白色或青白色的主序星通常是肉眼观测中最引人注目的。它们体积巨大并且自转飞速,但最终会演变成慢速的低温的红巨星。 | ||
F型 | F型恒星的体积是相当大的,通常被称为黄白矮星。虽然他们经常发射出大量的紫外线辐射,但它们的广泛的宜居带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 |||
G型 | G型恒星通常被称为黄矮星,实际上G型恒星的颜色范围是从白色到微黄色。主序星在演变成红巨星前,往往先需要聚变约100亿年。虽然它们的寿命短于K型恒星,但G型恒星往往被认为更加适合生命的存在。 | |||
K型 | 这些主序星通常被称作橙矮星,它们在宇宙中非常普遍。它们可以在主序星列中至少存在三百亿年,这意味着K型恒星的行星上的生命可以拥有一个非常漫长又安稳的进化过程。 | |||
M型 | −60% | 宇宙中最为普遍存在的恒星类型,往往被称为红矮星。它们的亮度很低,这意味着它们很难被肉眼观察到。尽管他们拥有非常长的寿命,很少发射出紫外线的红矮星对大多数生命的维持和居住是不利的。 | ||
M型红巨星 | −90% | 红巨星拥有极大的半径和相对较低的表面温度,是拥有适中质量的恒星演化到衰变期时的形态。红巨星膨胀的大气层和强烈的光强可能会形成距离红巨星十分遥远的宜居带。 | ||
T型褐矮星 | −60% | 褐矮星是缺乏足够大质量来维持氢融合反应的次恒星。尽管尺寸上和气态巨行星相差无几,但其密度要远大于后者。由于光强较弱且产生热量很少,褐矮星几乎无法给环绕它的行星提供维持生命必须的环境。 | ||
−100% | 脉冲星是能够发射电磁辐射的高度磁化的中子星。当恒星高速旋转时,辐射束仅在其轴线直接指向观察者时才可见。该现象产生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脉冲间隔,这种脉冲有时非常精确,可以用来精确测量时间的流逝。脉冲星发射的辐射会干扰护盾偏转器技术,导致船舶和地面护盾无法使用。
| |||
−100% | 黑洞通常是由非常大质量的恒星在其寿命周期结束时坍塌而形成的,黑洞具有极强的重力场,能够阻止一切事物——包括光——逃逸出其视界边界。黑洞发出的引力波会干扰超光速引擎的工作,使战舰难以紧急脱离战斗。
| |||
−100% | 一些大质量恒星在迅速坍缩并爆炸成为超新星时,会产生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恒星残骸,虽然它们的直径通常只有十公里,但它们的质量比一般的G型恒星大了很多倍。中子星所发出的引力波和辐射使得船员们在经过时必须谨慎导航,从而导致了船只在经过该区域时的亚光速航行速度显著降低。
|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治理 | 帝国 • 思潮 • 政府 • 国民理念 • 政策 • 法令 • 领袖 • 派系 • 人口 • 物种权利 • 经济 • 科技 • 传统 • 犯罪率 |
探索 | 探索 • 地图 • 物种 • 异常现象 • 事件 • FTL • 失落帝国 • 前超光速物种 • 先驱者 • 太空生命体 |
殖民 | 殖民 • 天体 • 行星特征 • 行星管理 • 区划 • 建筑 • 舰船 • 恒星基地 • 巨型结构 |
外交 | 外交 • 贸易 • 附属国 • 联邦 • 星海共同体 • AI 性格 • 情报 |
战争 | 战争 • 太空战 • 地面战 • 舰船设计器 |
其它 | 特质 • 环境改造 • 种群修饰 • 奴役 • 危机 • 预设帝国 • AI 玩家 • 彩蛋 |